40年前,他执意离开农村,走南闯北做生意,当了老板挣了钱,买了社保无忧虑;如今,年近六旬的他,却执意回到农村,开荒种地当农民。他就是——八颗街道鹿坪村8组的胡志成。
近日,在八颗街道鹿坪村8组的一片油菜地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胡志成。只见他皮肤黝黑,衣着朴素,干得满头大汗,衣服、鞋子沾满了泥土。不知情的人很难看出,他曾是一位小有名气的老板。
胡志成今年58岁,1981年高中毕业后,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年轻气盛的他立志走出农村、外出闯荡。曾在贵州、福建等地开过服装店、餐饮店、超市,做过海鲜、水果、蔬菜生意,还搞过建筑工程,摸爬滚打40余年,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2021年的一天,胡志成回到老家,看到曾经肥沃的土地长满杂草,荒废多年,心生惋惜。一问得知,现在农村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妇女、儿童和老人,也都有心无力,难以耕种。又过了一段时间,胡志成回到老家,发现长满杂草的土地被改造成高标准农田,但却无人接手耕种。
“我要回去种地,这么好的地空着太可惜了。”当胡志成把这一想法告诉家人后,却遭到一致反对。“好不容易跳出‘农门’,现在又回去当农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妻子劝他说,“种地是一件费力不挣钱的事,你又没有什么种地经验,到时怕‘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在外地工作的女儿也以“岁数大了,怕身体承受不了不”为由,投了反对票。
见势不妙,胡志成心生一计,打着“照顾独自生活的老丈母娘”的旗号,一意孤行回到家乡。“一方面确实是为了照顾老人,另一方面就是想把地给种上!”胡志成直言。
2022年初,在村组干部的协调和当地村民的支持下,胡志成接管了90亩土地,且第一年免租,这给他增加了不少信心。“第一年种的水稻,产了10万斤稻谷。”胡志成说,选种、育秧、施肥、防虫除害……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由于受到高温旱情影响,种植水稻除去各项成本,基本没有利润。
胡志成告诉记者,他老家的土地肥沃,但缺少水源,因此农技专家建议他改种旱地作物。说干就干,胡志成不仅把接管的90亩地全部种上油菜,还请来挖机把周边的荒地开垦出来,扩大油菜种植面积近40亩。
“亩产量400斤!达到高产水平。按3.5元/斤算,亩产值可达1400元”。前几天区农业农村委粮油科工作人员到他家油菜地测产的一组数据,让胡志成很是欢喜。
“等油菜收割了,就种大豆高粱,实现一田多收。”胡志成说,他参加了区里举办的大豆高粱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培训,通过这种技术种植,高粱亩产可达600斤,大豆亩产可达300斤,效益可观。
为何油菜能获得高产?胡志成给记者透露了秘诀。原来,他是一个“网迷”,一有空就喜欢在网上浏览一些农业知识。他从网上得知,油菜在抽薹后适当掐薹有利于增产丰收。但1亩地种植约6000窝油菜,130亩地就有780000窝油菜,请人掐薹显然是“豆腐盘成肉价钱”,不合算。于是,他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免费掐菜薹”的消息,并配上图片。没想到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一批批不速之客接踵而来,他们在采摘美食的同时,也为胡志成解决了掐薹的难题。
“现在已经与一个榨油坊搭成了协议,销路没有问题。”胡志成说,等油菜收割后卖了钱,他要给出租土地的农户兑现租金。他介绍,常年在他这里务工的农民有18人,农忙季节多达30多人,让他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创收。不仅如此,他还带领周边的农户种植旱地作物,今年鹿坪村9组70多岁的刘传就跟着他种了4亩地的油菜,技术和销路都不用愁。
“我不仅要把这块地种出个名堂,还要带领周边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胡志成说,既然选择回乡当农民,就要当出个新时代新农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