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正文

【蹲点日记】党建引领促发展 “青果果”变成“金果果”

发布日期:2023-06-16 16:30 来源:长寿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肖娅

一场小雨过后,但渡镇龙寨村目之所及清翠欲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椒香,成片青花椒树已挂满花椒粒。

GetAttachment (2).jpg

“今年的青花椒好,颗粒大、色泽亮,比去年产量高。”6月16日,龙寨村4组60岁的陈茂芳,谈起今年的收成十分开心。

陈茂芳是龙寨村种植花椒的行家能手,也是村里曾经的建卡贫困户。“我丈夫腿脚不便,病发作起来走路都成问题,腰部现在还靠钢针支撑,再加上我岁数大了,没办法出去打工挣钱。”陈茂芳言语间有些惋惜,但她话锋一转,“多亏这花椒产业,不出村就有份好工作,我种植花椒,一年也能有2万元左右的收入”。

党支部出招 花椒园重焕生机

谁能想到,如今的“香饽饽”,曾经却少有人愿意种植……

前几年,龙寨村种植户缺乏管理经验,花椒的品质并不是很好,花椒产量也低,到2018年就出现许多农户不愿再种的情况。“大片的花椒树无人打理,土里杂草多,椒粒自然小。”龙寨村党支部书记杨志彬记忆犹新。

如何发挥村党支部和党员的致富带头作用,怎么才能调动村民积极性,实现村民稳定增收?杨志彬一直苦苦思索。

“2—3月份青花椒长黄花要格外注意,建议拔除长黄花的树苗,重新栽培。”同年,杨志彬召开党支部会,决定请来技术员、专家为花椒苗“把脉问诊”。随着科学管护技术深入椒园,村民学会了科学的土肥水管理技术、专业的修枝管理技术、杀虫灯杀虫板等生物防虫技术,花椒的产量、质量提高了,陈茂芳和其他种植户的干劲起来了,龙寨村的花椒产业也总算保住了。

GetAttachment (4).jpg

走进椒林时,种植户曾原国背着背篓、挎着篮子采摘花椒,拉、剪、放,一气呵成。他告诉记者:“现在自己先摘点,等到6月中下旬,花椒完全成熟就雇人大规模采摘,一人一天60元。”

目前,龙寨村建成花椒基地400余亩,今年预计花椒产值达100多万元。

花椒滞销 村支书上门解“椒虑”

“杨书记,今年还能麻烦你们帮忙卖点花椒不?”

“当然可以!这次尽量每袋装1斤的,去年这种规格的好卖。”

“要得。”

……

这些年,杨志彬帮忙做起了“花椒生意”。

前几年,村里像陈茂芳这样的农户,家里无劳动力,又不会开车,自己把花椒背到集市上,也卖不出多少,销售又没有其他门道,很多椒农连种植成本都收不回来。

“莫着急,卖不出去,我们来想办法。”为此,龙寨村党支部多次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村支部委员会,共同商议解决办法。大家商定,由村干部联系多渠道助销。以杨志彬为例,他通过微信朋友圈的方式,鼓励“圈友”下订单,下单后随即与椒农联系打包,然后自己开车到农户家里拉货,亲自送到城里买家手中。去年,仅仅是陈茂芳一户,500多斤的花椒,杨志彬就帮忙卖出去300多斤。

“每一次杨书记来拉货,三五下扛着就走,连一杯水都没喝过,无偿帮我们不少忙。”回想起那些时刻,陈茂芳内心十分感激。

村干部变法 “致富果”升值

这几年,还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椒农:鲜花椒卖掉一部分,剩余的不能尽快处理,就会发霉、变色、腐烂,严重影响花椒的品质和效益。

为此,杨志彬带领村干部和椒农多番走访、考察后决定,鼓励椒农尝试在自家现有炕灶上对鲜花椒进行烘焙加工。但是技术方面,完全用土办法肯定不行,怎么办?村干部带头学习炕椒新技能,再对椒农进行指导。

“陈大姐,你这个花椒炕得很好,特别注意下色泽,花椒刺也要弄干净,卫生方面要搞好。”去年6月,正是青花椒丰收时,杨志彬又来到陈茂芳家里耐心地说起了烘焙青花椒的注意事项。农户在家炕灶烘干后,存储起来等时机销售,花椒附加值提升了,群众致富增收的花椒发展路子也拓展了。

GetAttachment (1).jpg

“1斤干花椒大概能卖20—30元钱,相比起鲜花椒更容易储存,算下来很划算。” 陈茂芳盘算着。

近年来,龙寨村党支部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始终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的新路子,让花椒“青果果”变成了村民致富的“金果果”。

黄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