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正文

首个全国生态日∣守好长寿蓝天碧水 谱写生态环境保护新篇章

发布日期:2023-08-16 11:19 来源:长寿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陈希

桃花溪碧水长流,菩提山绿树成荫,长寿湖景美如画,长寿慢城宜居宜游……秋日的长寿,抬头见蓝,推窗见绿,人们健身锻炼、休闲散步、游玩赏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着良好生态环境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1.jpg

今年上半年,我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街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双100%;农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管控有效,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全市第一……长寿的“天蓝、水清、地绿”成为常态,环境“颜值”普遍提升。

2.jpg

精准施策,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3月30日晚,区生态环境局开展夜间突击执法检查行动,对群众反应异味突出点位周边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进行突击检查,推动改善辖区生态环境质量。今年以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区从未松懈。

精准治气。深入推进空气质量提升“1335”攻坚机制,强化联防联控,用好用活区级大气污染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资金,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源实施信息化、网格化、责任化管控;强化污染天气应对,启动污染天气预警应对7次,开展部门联动30余次,实施人工增雨作业12次,发射火箭弹29枚;强化臭气治理,开展10家重点企业VOCs深度治理,完成重钢焦化废气超低排放改造。

精准治水。加快启动桃花溪整治PPP项目,成立桃花溪碧桂园断面水环境质量达标工作专班,持续开展沿线污水管网及工业、养殖、生活污染排查整治;推进龙溪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深入开展长江、龙溪河、御临河入河排污口排查,联合广安市启动大洪湖跨界水生态修复;强化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巩固和提升水源地规范化成果;在全市率先高标准建成水生态环境信息平台,加快生态环境领域整体“智治”。

精准治土。扎实推进建设用地分级分类管理,严把调规、出让关口;加强农用地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完成紫光化工“土壤污染源头控制项目”国家试点。“无废城市”协同增效取得新进展,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应规范化处置能力保持全市领先。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启动实施5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市级试点。

3.png

问题导向,严防环境风险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我区坚持问题导向,多方联动配合,持续开展环境整治,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生态建设和环保水平。在今年一季度的党建统领“三项重点任务”评比中,我区“生态报表”排名全市第14位,“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整改成效得分并列全市第1,取得良好开局。

各类督察整改工作按下“快进键”。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的37项整改任务、市级督察12个问题、长江经济带警示片6个问题、市级水生态环境保护暗访警示片4个问题、“三江”流域暗访4个问题均已全部完成整改。

有效化解重点环境信访投诉问题。今年3月,完成小康动力重铸车间关停并启动搬迁入园;1—5月,共受理环境投诉189件,同比下降32.5%;其他“清仓见底”“治重化积”案件全部办结。

生态环境安全持续可控。建立御临河、龙溪河流域“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处置机制,分级分类开展区域级、企业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特别是在全市首次开展长江干流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演练,着力提升水上多部门联合协作应急处置能力。排查环境风险企业风险源2000余家次,整改隐患问题500余个。

细化措施,助推区域绿色低碳发展

长寿作为工业大区、工业强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个鲜明导向,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

积极落实双碳战略。加强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运用,启动创建市级及以上绿色工厂10家,长寿经开区成功入选全市首批近零碳排放园区。常态化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和碳强度考核指标,推动纳入碳市场的重点企业按期完成碳排放履约。组织参加首届西部国际碳中和技术成果博览会暨企业家高峰论坛,展台规模、展示内容、参与企业和人数、“双碳”成果位居全市第一。

新承担“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全国首批试点。持续强化“三线一单”协同减污降碳国家试点成果应用,动态更新全区生态环境管控分区,严把环境准入关口。巩固和完善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推动“一证式”管理。

打好生态环境领域助企纾困“组合拳”。细化落实轻微违法行为免处罚、处罚延期分期履行、环境信用分级评价、正面清单企业“无事不扰”等监管措施;深化环评审批“放管服”改革,为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重大产业布局等同类型项目实施一次性“打捆”审批。

今年下半年,区生态环境局将着力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迎接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方面抓好工作落实,全力以赴推动年度生态环保目标任务和考核要求落地落实,让生态绿色成为长寿的靓丽底色。

详情页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