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正文

长寿:探索救助管理新模式 提升救助温度精度深度

发布日期:2025-01-02 19:03

前不久,区救助站工作人员在开展“冬季送温暖”街面联合巡查时,发现了蜗居在凤城街道望江社区某废弃楼房的周某。了解周某的情况后,工作人员为其发放了基本生活物资并联系区住建委,推进其廉租房申请办理进度。

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管理的新模式,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救助网络,提升救助的温度、精度和深度。近两年,我区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02人次,疑似精神病患者、智障人员、残疾人员42人次,易流浪易走失人员回访1440人次,寻亲成功8人,落户安置2人。

长寿探索救助管理的新模式 (3)

据了解,我区不断织密救助管理“服务网”。在充分发挥救助巡查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区救助站还创新探索与出租车、网约车、福彩体彩经营店、汽车站等建立协同机制,及时发现并提供救助线索,建立“动静结合”中心城区全覆盖救助服务社会网络体系。健全监测预警、动态调整、探访关爱措施,通过“动态监测+分类救助”,依托全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划分救助圈层和类型,形成“梯次缓坡”。将网格员、教师、医生、社工、志愿者等基层工作力量有机融合,建立覆盖城乡、政社联动的主动发现网络。

同时,积极打造救助管理“共同体”。区救助站引入专业社会组织打造“一站多维”多元主体参与救助服务项目集群,实施“一人一策”个案管理服务。探索建立困难群体需求综合评估标准化体系。不断完善部门间常态化数据共享和比对机制,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交换、监测预警与共享比对,形成“共享比对—监测预警—核查推送—分类救助—跟踪反馈”的闭环工作机制。深化川渝相邻地区“一体化”救助管理领域协作,与广安市共同推动救助管理机构互联互通,达成川渝毗邻地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一体化”合作机制协议。

长寿探索救助管理的新模式 (2)

此外,积极拓展救助管理“朋友圈”。围绕临时遇困人员吃饭、理发、就诊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组织实施“志愿服务+救助”志愿服务活动,形成覆盖广泛、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项目矩阵。引入仁爱社工等3家专业社会组织服务,提供生理、安全、社会等N个不同层面服务的“1+5+N”分类关爱服务长效机制,为救助对象提供心理疏导、社会融入等服务。搭建救助服务“供需对接一站式支持”平台,对接救助管理对象主题库,聚拢需求,同步建立起救助帮扶资源库,围绕需求持续聚拢服务资源,为2名救助系统所不能覆盖的流浪乞讨人员每人/年提供2000元资金支持。

长寿探索救助管理的新模式 (1)

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社会力量的挖掘与培育,提升其发现隐性救助对象的敏锐度,利用多元社会主体的力量拓宽救助覆盖面。加大数智化技术在救助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利用大数据、AI等技术提升救助对象识别与需求分析的精准性,打造社会共治的助力网络。记者 李秋晨

许01.jpg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