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快讯 > 正文

雄关漫道百年路 而今迈步从头越 ——长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发布日期:2021-07-01 16:47 来源:长寿手机台 记者 李秋晨

一百年筚路蓝缕,一百年风雨兼程。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长寿奋进高歌、锐意前行,从一个农业小县发展壮大成为重庆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长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对标市委、市政府对长寿提出的新要求,砥砺奋进、担当实干,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区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持续改善。


“十三五”末,长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0亿元,年均增长8.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万元,比全市高出20%;规上工业总产值1115亿元,年均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13亿元,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亿元,年均增长8.5%;外贸进出口总额稳中有升,累计达48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41.9亿元,年均增长3.7%。


建成“三地一中心” 经济质效上档升级


一直以来,长寿大力推进经济建设,加快产业转型步伐。迎着21世纪的第一缕曙光,区委、区政府乘着长寿撤县设区的春风,结合长寿发展实际,响亮提出了“三地一中心”的发展目标。经过20年不懈努力,长寿全面建成“三地一中心”,经济综合实力得到大幅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建成重庆工业高地。五大主导产业产值突破千亿,4家企业集团迈入“百亿俱乐部”,6家企业税收过亿,新升规企业85家,建成国内最大的天然气化工生产基地、聚乙烯醇出口基地、全国第二大玻璃纤维生产基地。园区发展量质双优,长寿经开区连获6项“国字号”殊荣,长寿高新区连创市级工业园区、市级高新区,两大园区开发面积拓展至45平方公里,入驻世界500强企业27家、跨国公司56家、上市公司57家。产业结构迭代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工业亩均投资、产出强度分别达400万元、500万元,税收贡献提高12个百分点;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35%,新建智能工厂4个、数字化车间19个。


建成现代农业基地。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粮食年均产量稳定在33万吨以上,柚、橘、鱼、蛋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超过60%,禽蛋和水产品产量分别居全市第一、第三。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8%。“自然长寿”入围国家级品牌排行榜,培育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36个。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建成农畜产品加工区,六大项目开辟农旅融合新空间,特色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68亿元。


建成休闲旅游胜地。长寿湖景区获评重庆文化旅游新地标、中国气候旅游目的地。菩提山—菩提古镇成为长寿旅游新地标。定慧寺重建运营,长寿缆车恢复运行,三倒拐上榜重庆最美历史文化古迹。明月山、黄草山康养休闲业态日渐丰富、串珠成链,“长寿·人人向往”城市旅游品牌越来越响亮。


建成区域物流中心。物流产业全要素、全链条发展,初步构建“一网、一港、一群、多主体”发展框架,货运量突破9000万吨,年均增长17.7%。初步形成“铁公水管”多式联运体系,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2000万吨,区域性专业市场群初具规模,167家物流企业落户长寿,渝化工线上交易突破110亿元。


切实保障改善民生 坚决兜住民生底线


民生工作联系着千家万户。区委、区政府一直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如今,长寿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全面进步,城乡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目前,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3.3万元,年均增长9.1%,恩格尔系数降至40%以下。打造的智慧人力资源市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稳岗补贴等就业“组合拳”让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提高社会保障“普惠度”,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应保尽保,社区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文明治丧经验成为全市“蓝本”。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一件件重点民生实事落实落地,如春风化雨滋润着百姓心田。


在脱贫攻坚中,长寿1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964户、19649人脱贫,长寿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彻底告别绝对贫困。新建特色产业基地3500亩,发放扶贫小额信贷5200万元。落实教育资助资金2.8亿元,全面完成控辍保学任务。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全面落实,区内看病住院、门诊自费比例控制在10%、20%以内。改造危房5849户,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207处,“人不住危房”实现全覆盖,基本实现村村通自来水。


长寿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成色更足。加快新改扩建中小学、公办幼儿园,公办园占比、普惠率提升至59.5%和84.3%,并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化工职业学院开学招生,重庆工信职业学院落地开建,微电子工业学校成功引进。加快建设医疗机构,区内、基层就诊率提升至90%、50%,实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医用高值耗材治理,价格平均下降53%、64.7%,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内报销比例分别达83%和75%以上,老百姓自付费用平均下降7.5%。基本建成“农村半小时、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健身圈,人均体育设施面积达2.1平方米,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短跑、游泳等运动健儿屡次斩获全国冠军,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长寿人民的安全感更有保障。通过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公共安全指数逐年上升至99.2%,平安长寿建设成效显著。“雪亮工程”基本建成,整合接入200余家单位,立体化、信息化防控体系织密织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矛盾化解率达93.7%,社会政治大局保持持续稳定。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寿强力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全区城乡面貌显著改善,生态空间持续优化,宜居宜业宜游水平明显提升,百姓生活更加方便舒适美好。


长寿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如今,长寿城市建成区面积达75平方公里,在全市各区县中排名前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8%。构筑“三生三宜”城市空间,城乡规划编制数和覆盖率全市领先,“多规合一”经验在全市推广。打造城景相融城市形态,构建“三横三纵五联络”城市道路主动脉,智慧交通引领车流人流有序“脉动”。高品质打造城市公园、休闲步道,新建城市景观,城区绿地率达45.6%。加快改造老旧片区,新(改)建城市公厕,建设公共停车场、停车位。塑造街净巷洁城市形象,深化城市“三管”,“马路办公”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重拳治理违法建筑,真正实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长寿农村面貌显著改观。特别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长寿被确定为重庆市6个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之一,以此为契机,长寿推开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1+2+4+N”布局,“长寿慢城”立起示范旗帜。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编制221个村规划,改造卫生厕所2.2万户,四级垃圾收运体系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新建“四好农村路”1815公里,“五沿”风景留住美丽乡愁。统筹推进“三乡”人才、“百乡千村”示范和“三治融合”工程,建立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长寿分院,开展“十抵制十提倡”活动,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经验入选全国典型案例,保合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三变”改革带动“空壳村”全部摘帽,试验示范村年均收入达20万元。此外,长寿湖镇荣获第二批国家级特色小镇,云台镇成功申报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发挥高新区“以工带农”作用,以园区建设集聚产业、集中人口,辐射沿线6个镇街开放开发,带动就业5.7万人、人均增收1.2万元,成为全市城乡融合的典范。


长寿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渝长高速通车大幅缩短了长寿与重庆主城的时空距离。渝怀、渝利、渝万铁路通车补齐了长寿铁路运输的短板。长寿铁路长江大桥、长寿长江大桥、长寿经开区大桥三座跨江大桥相继竣工通车,打通了跨江“大动脉”。此外,明月山通道可行性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同城化“生命线”—两江新区至长寿快速通道节点工程开工,打破融入主城发展的屏障,为实现与主城多联互通、同城通勤,在更高层面、更大领域开放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5